2012/11/09

【山水清音之2】引發「文化巷戰」與「文化藤原效應」的公共藝術作品



文/賴錫中(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音樂學院 院長/學務長/中國音樂學系 專任教授)




烏山頭的「文化巷戰」

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是位於烏山頭水庫旁的一所大學,這裡環繞著水渠、菱角田、蜿蜒小路和突起的小山丘,住著一群充滿熱情與創作能量的藝術師徒,與世代居住在大崎村的純樸老幼;這所號稱藝術少林寺的小村大學,人不多,但大人物卻不少。
多年來,這所充滿藝術氣息的校園,也因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而先後產出幾件公共藝術作品。然而,儘管從公開徵選而來的外部藝術家,依法設置的藝術作品本身沒有法律問題,但是這種由外圍切入的藝術思維,卻屢屢引發一次次的「文化巷戰」。俗語有謂:「內行的住在巷仔內,外行的住在巷仔外。」弔詭的是,巷內與巷外的住民不明!##ReadMore##




 山水清音的「文化藤原效應」【註:孔繁耀:「藤原效應(Fujiwhara effect)源於日本藤原(Fujiwhara)博士於1921至23年一系列的渦旋實驗及觀測。他發現兩個距離很近的氣旋性渦旋會受到對方的影響,互相沿著兩者中心所形成的軸線心,呈氣旋性方向移動。兩個渦旋並有彼此接近及合併的趨勢。」於此處意指「視覺藝術」與「音樂藝術」在作品《山水清音》的催化下,因趨近而交流的狀態。】

作品《山水清音》是藝術家林信榮設置在南藝大的第二件公共藝術作品,座落於校內新建國樂系館前的大幅草坡上,前方遙距校園幹道、後方有大型國樂系館以及更後方的山林,右前方有滯洪池,左側則為機車道;整座作品在環境空間的襯托下,淡淡的散透出孤寂而靜默的氣息。然而,投射在作品身上的,除了夜間的照明之外,還有來自外界的讚賞聲息,淡定相應,與夾雜不解的游絲敵意。公共藝術在藝術大學,當然⋯⋯有戲!
藝術家將橫置的白色大理石長條切割為數個錐形,作為主題「山」的意象;單柱豎立並製造出前浪凸、後平整的黑色石柱,作為主題「水」的意象,有山有水,初步將視覺意象建構完成。突然,雲門洞開、仙樂清音貫穿天地;頃刻之間,多個錐形幻化為箏瑟的雁柱【註:古琴、箏、瑟皆為中國傳統的彈弦樂器。箏瑟的每弦下方有一可移動的弦柱(或稱雁柱),用以調校音高。在藝術家眼中,由雁柱撐高的弦線,形構出如山稜線一般的走勢。】,撐起悸動山水的彈撥弦線,浪凸的立柱是琵琶頸身的品相,加上張上鳴發清音的扣人絲弦,二者成雙齊鳴,是激盪悠悠天地的雅音寶貝。

是的,不用樂器交響,不需滿堂觀眾,《山水清音》並非真實樂器,更無實質分貝。雖然對於專業音樂人來說不僅有些抽象,更存在著音樂與視覺藝術之間的某種隔閡。然而,回到藝術的本質,藝術家往往都是凝聚抽象的創意者與代言人。
正視這座以音樂為創思,以「山」、「水」、「清音」為主題的藝術作品,視覺與音樂兩造雙方,究竟誰懂誰?無疑成為一個充滿文化趣味的議題。
此因視覺和音樂藝術都是兼融具象與抽象的高級客體:前者通過材料與造形,後者通過發聲體與樂制而顯現自體;在進入觀賞者的感官系統之際,尚須彼等擁有美感能力、知性基礎與共鳴回應。
《山水清音》由藝術家彈奏雅緻的首演之後,接續將會與南藝人共鳴出何種感動,值得觀察。或許會引發公共藝術在藝術大學內外激盪的觀點,也或許將產生視覺對上音樂藝術的「文化藤原效應」,而這種效應將更具體呈現出《山水清音》的藝術性與公共性。




貳零壹貳年壹拾壹月/感謝賴錫中院長的評論




延伸閱讀:
【山水清音之1】引言
【山水清音之3】透視創作思維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